第三帝國的末日狂想:陸地巡洋艦P.1000研發史揭秘!

2022-07-26 17:10:37 神評論

17173 新聞導語

關于神秘的P.1000超重型坦克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軍迷甚至給它起了個名字——Ratte(德語中是“老鼠”的意思)。讓我們試著在眾說紛紜的線索中,還原它的真相。該坦克的設計的的確確存在,并且得到了第三帝國的認真考慮。此外,P.1000的兩個改型得到了制造。

關于神秘的P.1000超重型坦克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軍迷甚至給它起了個名字——Ratte(德語中是“老鼠”的意思)。讓我們試著在眾說紛紜的線索中,還原它的真相。該坦克的設計的的確確存在,并且得到了第三帝國的認真考慮。此外,P.1000的兩個改型得到了制造。

給“圖哈切夫斯基同志”介紹的一個龐然大物

P.1000的創造者愛德華·格羅特(Edward Grotte)的故事和他的坦克一樣有趣。格羅特在蘇聯的經歷值得另開新篇介紹。在那里,這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創造了一款非常具有原創性的中型坦克,那便是TG坦克。該坦克擁有強大的武器、厚實的裝甲和可轉換的驅動裝置。該項目的獨創性,以及格羅特自己設計的發動機,是其失敗的原因。盡管如此,可以肯定地說,TG比當時在TEKO試驗場進行測試的德國設計更為優秀。

格羅特和他的團隊并沒有止步于TG。從文獻看來,這位德國設計師至少參與了T-35的研發。格羅特與圖哈切夫斯基關系密切,后者給他的一項任務成為了P.1000的起點。格羅特想要設計一款超重型坦克,在設計過程中設計的重量不斷增加。該項目最終定位為“沿海防御坦克”,格羅特在193年3月完成了設計草案。相關草稿連同一封致“圖哈切夫斯基同志”的信一同寄出。這個1000噸的坦克設計得到了蘇聯紅軍機動化和機械化局的審查。同時提出的還有一款500噸戰車的設計。然而,該巨型坦克的相關研制工作至此便宣告結束??紤]到90噸重的T-39坦克的造價就已高達300萬盧布,制造這樣的坦克性價比太低,遭到了否決。

1937年9月在《Kraftfahrkampftruppe》雜志上發表的一篇關于格羅特所設計的1000噸坦克的文章

元首上臺后,德國專家開始離開蘇聯。愛德華·格羅特也不例外。人們對他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期所做的事情知之甚少。他申請了幾項與發動機和變速器設計相關的專利。格羅特很可能繼續投身于軍用戰車的研制工作,只不過對象并非坦克。

回到德國后,他與奧地利坦克制造之父君特·伯斯?。℅ünther Burstyn)之間發生了一場可謂曠日持久的爭執。例如,在1937年9月號的德國軍事雜志《Kraftfahrkampftruppe》上,格羅特詳細講述了他在蘇聯的工作,尤其介紹了一款1000噸坦克的設計。相關文獻表明,格羅特的故事與蒙喬森男爵的故事相去甚遠,格羅特的故事更加真實。

5年后,格羅特和奧托·默克(Otto Merker)一樣接受了阿爾貝特·施佩爾(Albert Speer)的提議,加入了他的團隊。格羅特(和默克)從事海軍的項目。這位前坦克設計師在“帝國軍備部潛艇建造特別授權機構”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格羅特并不是那種憑著超重型坦克的宏偉構想,向元首毛遂自薦的夢想家。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根據通訊,P.1000的研制工作是由元首提出的。1942年6月,格羅特收到了這個命令,但命令并非由元首當面下達,而是通過施佩爾傳達。根據瓦爾特·斯皮爾伯格(Walther Spielberger)的研究,格羅特于1942年6月22日首次收到元首的提議。

MAN V12Z 32/44船用發動機。兩臺這樣的發動機構成P.1000第一個型號的動力裝置

來到海軍

關于P.1000的大部分信息都出自幸存的德國指揮官和第三帝國領導人的回憶錄,主要是施佩爾。然而,施佩爾小心翼翼地回避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這個龐然大物即使沒有得到他的支持,那么至少是在他的寬容下誕生的。在這方面,古德里安(Guderian)的回憶錄似乎最接近真相。這位將軍花了一段時間擔任坦克部隊的總督察,竭力反對研制這些龐然大物。

“元首繼續討論關于坦克制造的重要問題,同意最重要的是重型武器,其次是高行駛速度,最后才是厚裝甲。然而,他又認為厚裝甲必不可少。他的不切實際的設想造就了這個龐然大物。工程師格羅特和哈克(Hacker)接到命令,要求他們設計1000噸的巨型坦克。保時捷的“虎式”坦克的地板裝甲厚度為100毫米,武器由150毫米L/37或100毫米L/76火炮組成。保時捷教授承諾他會在1943年5月12日之前生產出第一批這種類型的戰車?!?/p>

另一種方案:8臺戴姆勒-奔馳MB.501發動機為P.1000提供動力。這樣的發動機組在造船中并不罕見

前面提到的奧斯卡·哈克和格羅特一樣,都不是普通的工程師。他是斯太爾公司(Steyr)的董事,也是坦克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也就是費迪南德·保時捷斷斷續續地領導的那個。

海岸炮組所使用的30.5 cm SK L/50。這門火炮最初計劃作為P.1000的主要武器

作為施佩爾的潛艇顧問,格羅特非常了解德國海軍最前沿的項目。P.1000的研制工作于1942年7月17日進入實施階段。當天,格羅特給克虜伯公司(Krupp)的首席設計師埃里?!つ吕眨‥rich Müller)發了一封信,后者的綽號是“大炮穆勒”。

“我收到了元首通過帝國部長施佩爾下達的一項任務,設計一種可能重達數百噸的超重型履帶戰車。你可能知道我專攻軍用戰車設計。這樣的戰車需要一個由一組魚雷艇發動機構成的16,000馬力的動力裝置。在發動機和履帶之間放置變速器的實現仍然需要進一步設計??磥磉€有生產上的困難要克服。我知道克虜伯公司能夠生產性能優異的變速箱,希望得到您的專業意見。

此外,海軍最高司令部告訴我,你們在埃森的工廠正在研制一艘用于西海岸的火炮戰艦。我們知道這項工作已經進展頗深,但目前的優先事項阻礙了項目的及時完成?;蛟S可以將這兩個項目合而為一。這個話題需要面對面交談。

如果您能給我機會告訴您我的想法,并讓克虜伯的各個相關部門在您目前的工作允許的范圍內,就我的項目的執行提供咨詢,我將不勝感激。

望請回復?!?/strong>

這封信以傳統的二戰德式問候語結尾。

不到10年前,格羅特還在蘇聯為“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工作,說起來可謂有了巨大的變化,但這不足為奇。當時,許多德國人與帝國同流合污是為了謀得高位,過上優渥的生活。

后來,格羅特與克虜伯的領導層關系變得密切。也正因此,與P.1000項目有關的信件仍在克虜伯的檔案庫中得到了保留。像穆勒這樣的高層人士的參與表明,當時的德國領導層非常重視P.1000項目。

格羅特超重型坦克的三炮塔變體

8月13日,一場專門討論超重型坦克研制的會議在埃森召開。格羅特首先提出了這款戰車的概念。最初,其質量為800噸,長35米,寬14米。至于行走裝置部分,格羅特提出了兩種方案。一個采用1200毫米寬鏈的三履帶設計。其接觸面長度為21米,地面承受的壓力為0.54公斤/平方厘米。計算表明,履帶承受的壓力為400公斤/米。懸架和行走裝置沒有詳細設計,但格羅特計算出需要3米的主動輪。

設計中考慮了兩種發動機方案。第一個是使用兩臺二沖程MAN V12Z 32/44船用柴油機,每臺8500馬力。這些24缸發動機是為42式驅逐艦制造的,每艘都配備6臺這樣的發動機。另一種選擇是一組8臺20缸戴姆勒-奔馳MB.501發動機。這種20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也是來自海軍,被用于魚雷艇。第二種方案的一個優勢在于重量,其總重量為34噸,而一對MAN V12Z 32/44發動機的重量則達到了128噸。

處于最大仰角的火炮

格羅特的設計基于他之前在蘇聯的積累。他非常清楚,沒有克虜伯的幫助,他將一事無成。這就是為什么他向穆勒要了20個人來完成項目。穆勒對此并不反對,因為這實際上會讓克虜伯成為一款超級坦克的開發商。然而,由于格羅特還沒有完成設計草案,這位總設計師認為在這么早的階段分配20個人手并不合理。許多問題尚未解決,例如武器的選擇。有一種說法是P.1000計劃使用格奈森瑙號 “袖珍戰艦”的炮塔。但事實并非如此。根據會議記錄,格羅特并沒有確定他的這個陸地堡壘要配備什么武器。那時,他從德國海軍那里唯一得到的就是采用305毫米SK L/50火炮的海岸炮組的藍圖。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這款坦克的不同型號的主炮塔使用了不同的火炮。

車身兩側呈傾斜狀

三炮塔版本可能是這款超重型坦克的第一個型號。1942年秋在格羅特的指導下建造的模型的照片保存至今。后來的P.1000只在懸架的總體設計與其前身相同。移向尾部的主炮塔是重新設計的。它可容納一對30.5厘米SK L/50火炮。兩座配備雙12.7厘米SK C/34火炮的炮塔被設置在前面,這是德國驅逐艦的典型武器。說它采用的是坦克炮塔,尤其是“鼠式”炮塔的想法是一些現代作家的杜撰。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鼠式”炮塔是在P.1000項目宣告終止半年后才出現的。前板上的128毫米火炮同樣是杜撰。

三炮塔版本的主炮塔盡可能向后移動

該坦克的第一個變體的車體與格羅特在1933年設計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一些元素是從舊設計中照搬過來的,如發動機艙的V形車頂。至于配備后置炮塔的布局設計,格羅特在他為蘇聯設計的超重型坦克草案中便已出現。將發動機移向車身前部的設計也是如此。

小型加農炮和防空炮塔被設置在巨大的裙撐上,這些裙撐變成了覆蓋行走裝置的裙甲。車身前部有一個駕駛室。3炮塔變體的側面呈傾斜狀,這可提高對炮彈的防護能力并有可能產生跳彈的效果。

P.1000與1933年的設計不僅在懸架上相似,V形車頂也是如出一轍

其行走裝置也是對其中一個1000噸的蘇聯坦克設計的進一步發展。三炮塔變體每側有12組車輪,每組又有6個車輪,前后另各有兩個車輪,以張緊履帶并緩沖垂直障礙物帶來的沖擊。為方便維修,懸掛元件的位置盡量降低。每側各安裝了3條履帶。

出現在該超重型坦克后來的變體上的HD 151防空炮塔

隨著研制工作的進展,格羅特改進了設計。最初,小型128毫米炮塔也用作防空炮。但這樣的武器顯然不能勝任。對抗飛機需要體積更小的武器。格羅特得到了來自德國飛機工業的幫助:布洛姆-福斯水上飛機使用液壓驅動的HD 151防空炮塔(Hydraulische Drehringlafette 151)。該炮塔配備了20毫米MG 151/20自動炮。

采用HD 151炮塔的一個型號

新設計采用了八座HD 151炮塔。配備小口徑武器的第一個變體很難稱得上成功。格羅特在每側設置了3座炮塔,后部設置另外2座炮塔。這造成了許多死區,尤其是在正面方向上。

防空炮塔位置設置不當

到1942年9月末,該項目再次發生變化。一款新的火炮對其設計產生了影響。這是格奈森瑙號戰艦上所使用的炮塔之一。1942年2月27日夜間,這艘戰艦在基爾進行維修時遭到英國轟炸機的襲擊。1000磅重的炸彈在基爾造船廠如驟雨般從天而降。其中一顆擊中了格奈森瑙號的甲板,就在A炮塔前面的位置。爆炸造成112人受傷,21人死亡。甲板從該炮塔處被撕開一道裂縫,而該炮塔則是被炸飛到半米開外。裝甲帶和襯里的部件損壞。經過檢查,這艘戰艦不得不進廠維修兩年。這顆炸彈了結了格奈森瑙號作為軍艦的生命。

該超重型坦克的五炮塔變體

最初,軍方曾計劃對這艘毀損的戰艦進行現代化改造,使用380毫米SK C/34取代其283毫米SK C/34火炮。每個炮塔的火炮數量從三門減少至兩門。這個想法并沒能實現。1942年7月1日,格奈森瑙號上的船員被轉移到其他船上,其上的武器被拆除,并被用作了封鎖艦。由此產生了使用其中一個炮塔武裝作為海岸防御網絡一部分的超重型坦克的想法。然而,最初的三火炮炮塔太重了。

處于最大仰角的火炮。這些炮塔已經有了真實的原型

該坦克的五炮塔型號得到了制造。格羅特通過各種渠道,最終獲得了關于德國海軍火炮系統的數據,以及相關的項目文件。因此,該坦克得以裝備真實火炮和基座,而不再是只停留在紙上的設計。不僅僅HD 151炮塔和主炮塔是這樣的情況。車身四角的小炮塔也有真實的原型:德國36C(Z46-Z50)驅逐艦上所采用的兩火炮炮塔。相關訂單于1942下達,但從未制造。其炮塔將采用通用的12.7厘米SK C/41火炮。后來,主炮塔經過調整:中間的火炮被移除,以減輕重量。

俯瞰五炮塔變體

其底盤也發生了變化。由于武器的重大變化,炮塔前移,而發動機艙則后移。底盤變得更加類似于格羅特為蘇聯設計的坦克。車輪組的數量減少為每側6組,但直徑顯著增大。HD 151炮塔的位置布置也得到了改進。

一切皆是徒勞

五炮塔版本很快就被放棄。其武器雖然強大,但著實太重。根據格羅特的計算,該項目的質量已經超過了1000噸大關。這已經違背了最初的設想,格羅特希望他的設計具有16馬力/噸的功重比。在使用這樣的動力系統下,他預計該坦克的最高時速為40公里。

后來又有了該坦克的第三個變體,被認為是該坦克的“標準”版本。原本使用的驅逐艦炮塔被舍棄,車身經過了大幅修改。格羅特在1942年10月10日完成了一份設計草案。10月17日,他向施佩爾展示了該草案。

安裝在厄蘭特炮臺上的C炮塔

過了10月,格羅特和穆勒再次通訊。格羅特提到了這門128毫米炮(后來成為了軍事歷史愛好者爭論的焦點)的問題。格羅特寫道:

“我嘗試安裝一門12.8厘米防空炮,放棄安裝在后部的8.8厘米甲板炮。重量當然是大得多,不過這種布局只是一個提議,不知你方專家是否有推薦的更輕的替代火炮,不吝賜教。我從海軍收到了有關彈藥架的信息,可以根據海軍的經驗對其進行修改?!?/strong>

從書信內容來看,格羅特似乎并沒有考慮使用海軍炮。然而,后部的炮架和向施佩爾展示的設計都沒能得到采用。格羅特于10月31日發送給克虜伯的藍圖也沒能保存下來。也許這份藍圖是在1943年克虜伯公司遭到轟炸時丟失了。

盡管如此,保存下來的信息使我們能夠了解P.1000編號的由來。它表示的是坦克的質量。然而,該編號幾乎從未在通訊中使用。根據合同規定,P.1000具有以下特征:

全長:39米

車身長:35米

全寬:14米

全高:11米

車身高:5米

接觸面長度:21米

履帶寬度:3條履帶,各2米

地面壓力:54公斤/平方厘米

最高速度:40公里/小時

總質量:1000噸

質量分布:

武器:300噸

裝甲:200噸

車身:200噸

行走裝置:100噸

發動機和變速箱:100噸

也許這聽起來可能讓人感到驚訝,但當時德國工業確實有能力生產P.1000?!笆笫健敝詻]有得到生產,主要是因為英國炸毀了克虜伯工廠。在穆勒的推動下,古斯塔夫巨炮(Dicker Gustav)差一步就進入生產階段。制造一輛1000噸的坦克聽起來很瘋狂,但制造兩門47米長、每門重1350噸的800毫米巨型大炮也同樣讓人驚嘆。這個龐然大物必須通過兩條鐵道運輸。將它移動到射擊位置就需要3-6周的時間。這項“成就”只在攻打塞瓦斯托波爾時使用過一次,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與克虜伯簽訂的合同中出現的唯一一張P.1000的圖像。由于沒有側面視角的圖像,其行走裝置的設計只能憑空猜測了

到了那個時候,施佩爾試圖擺脫這種可怕的想法,巨型坦克的概念早應退出舞臺。然而,類似項目的工作一直持續到1944年5月,只是沒有了格羅特的參與。正如1942年12月13日的會議記錄所述,穆勒巧妙地撇開了與該項目及其設計者的關聯。

“格羅特展示了其設計的照片,照片顯示炮塔與坦克表面融合得更好了。他似乎已經知道部長無意繼續開展這個項目,而且克虜伯公司收到了開展類似項目的訂單。我確認了這個信息,但沒有作詳細說明,但我提到,我們的坦克有不同的戰術目的,因此很遺憾我們不能使用他的任何設計。格羅特表示了解?!?/strong>

為了給克虜伯自己的項目騰出空間,P.1000的相關工作停止了。這我們在稍后再來談。用于P.1000的炮塔有著自己的命運。炮塔B被送到了挪威卑爾根附近的菲耶爾海岸炮臺。由于其最大射程達到41公里,能夠有效保護沿海水域。二戰后,該炮臺被拆除,只剩下混凝土地基。炮塔C安裝在厄蘭德炮臺,射擊范圍能夠覆蓋通往特隆赫姆的水道。二戰后,該炮臺以Austr?tt的名義繼續服役于挪威軍隊。1977年,該炮臺從挪威海防系統中解除,但其火炮保留了下來。1991年,Austr?tt成為了一個博物館。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一睹這個工程設想所創造的奇跡,其大多數內部構造仍然完好無損,讓人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精妙。

兩個炮塔在安裝時都拆除了測距儀和裝甲罩,安裝在坦克上時也會采取同樣的做法。

謝爾蓋·列別捷夫重新制造的P.1000。其行走裝置取自三炮塔變體

克虜伯收到了研制類似坦克的訂單,這讓P.1000被拋諸腦后??颂敳墓ぷ鞒晒袝r被稱為P.1500,但這個名字在文件中甚至一次也沒有出現過,它的質量遠遠超過了1500噸。

有時,編號P.1500被錯誤地用來指代具有厚達250毫米裝甲、兩座150毫米火炮炮塔和4個潛艇柴油機的履帶式古斯塔夫巨炮。這是對瓦爾特·斯皮爾伯格 (Walther Spielberger) 的著作《特種裝甲》(Special Panzers) 中兩句話的解釋所產生的結果。

多虧有邁克爾·弗羅里奇(Michael Froelich),人們發現古斯塔夫巨炮與克虜伯的坦克毫無共同之處。記載日期為1943年2月4日的規格文件描述了兩種變體:配備600毫米迫擊炮的800噸坦克和配備800毫米迫擊炮的1800噸坦克。1800噸坦克長25米,寬12.8米,高達8.25米。正面裝甲厚度為250毫米,側面為200毫米。該戰車由四臺戴姆勒-奔馳MB.501發動機驅動,總輸出功率達到8000馬力。最高速度很寒磣:僅為7公里/小時。

P.1500的規格要求??梢?,它與古斯塔夫巨炮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與P.1000不同的是,其甚至沒能進行合同階段。P.1500的生命非常短暫。然而,這并不是德國陸地戰列艦的終結。其接任者是Panzerm?rser Urling,它是對P.1500的800噸變體的發展。它的質量為1049噸,但裝甲為前部150-200毫米,側面為100毫米。設計采用600毫米迫擊炮作為武器。Urling坦克長22米,寬10.5米,高7米。使用帶電動變速器的8臺MB 507發動機。最高時速預計為10公里/小時。第一輛Urling坦克計劃在1945年1月1日之前完成生產,總共計劃生產5輛。最后一輛計劃于1946年2月1日交付,這可能是唯一完全符合“Panzerwaffe '46”要求的坦克。

Urling項目的最后一次相關活動發生在1944年6月,當時考慮使用燃氣渦輪發動機。除了書信之外,我們沒有找到關于這個項目的其他信息。

Bagger 288挖掘機,世界上最大的陸地車輛

許多時候,現實世界的發展超乎我們的想象。后來,克虜伯創造了一些陸地上的龐然大物。與它們相比,P.1000和P.1500可以說不過是小小的玩具。但這些龐然大物不再是戰爭機器??颂敳?978年制造了Bagger 288挖掘機,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陸地車輛。這個長240米的巨無霸重達13,500噸,只比歷史上最大的飛艇LZ 130 Graf Zeppelin II的長度短了5米。這臺96米高的挖掘機可以處理10000立方米的礦石。最重車輛的榮譽則歸屬另一款德國車輛——MAN TAKRAF RB293,或稱為Bagger 293。它比競爭對手略短,但重達14,200噸。

【來源:網絡】
日期
游戲
狀態
下載
禮包

頁游測試表

日期
游戲
狀態
評分
禮包
免费观看波多野结衣高潮_午夜毛成片在线观看_私密按摩高潮熟女啪啪_色黄乱婬伦短篇小说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