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頂星不僅S系!藍色陣營的“黑科技”坦克
17173 新聞導語
不久前,我們為各位介紹了S系戰后一些強悍的“天頂星”坦克設計。作為對手的藍色陣營,自然也有一系列應對方案。雖然很多只停留在概念論證或技術驗證階段,甚至沒能走下繪圖板,但對于游戲里的中高級坦克而言,卻是很好的備選。
各位車長大家好!
不久前,我們為各位介紹了S系戰后一些強悍的“天頂星”坦克設計。作為對手的藍色陣營,自然也有一系列應對方案。雖然很多只停留在概念論證或技術驗證階段,甚至沒能走下繪圖板,但對于游戲里的中高級坦克而言,卻是很好的備選。它們究竟是什么樣的存在?接下來咱們就來一一揭秘!
D/Y系"天頂星"戰車盤點
VTS-1
Versuchstr?ger Scheitellafette 1
設計時間:1978年
VTS-1是蒂森-亨舍爾聯合生產的技術驗證車,主要用于驗證Kpz 3項目中的“頂置火炮”概念,一方面也用來測試在步戰車上安裝大口徑火炮的可行性,并促成了后來的“57護衛坦克”。VTS-1沿用了黃鼠狼1的底盤,移除了炮塔并在原位置安裝了一門豹1同款的105mm L7A3主炮,俯仰角為-9/+19度。
黃鼠狼的底盤賦予了VTS-1 75km/h的極速與高達21.3hp的噸功率。由于并未考慮實際作戰需求,成員需要探出身子才能對火炮進行人工裝填,導致射速較慢,正好用于平衡強悍的機動。在游戲中,VTS-1可以作為某種功能特化的高機動坦殲或是高級輕坦出現——想象一下只露出炮管就能輸出的坦克,將是何等無解的存在!
酋長概念測試車
Cheiftain CTR(Concept Test Rig)
設計時間:1972年
常被誤稱為“獵酋”或是FV3807,實際上它是用FV4211酋長底盤加上鋁合金結構改建的測試平臺,用來驗證FMBT-70項目中的“無炮塔”概念。設計中這種坦克將敷設喬巴姆裝甲,對80-90年代可能出現的彈藥有良好的防護。但在現實中,僅在首上安裝了5噸重的鉛板配重作為替代,火炮更只是一個簡單焊上去的“樣子貨”,并不能俯仰和旋轉(圖紙上垂直射界-10/+20度,水平射界-2/+2)。
車上安裝的假炮對應120mm L11,但實際上可以有更豐富的選擇,比如105mm L7,110mm EXP系列,甚至D系的120mm滑膛炮等,游戲中完全可以根據所在級別來靈活確定?;鹋谌绱?,裝甲亦然,不同噸位等級的概念設計中防護性能也有差異。機動則可以參考游戲中的酋長系列,42km/h的極速對于坦殲而言不說優秀也完全夠用了。
▲還沒安裝假炮的酋長CTR
FMBT-70/Kpz 3
Future MBT/Kampfpanzer 3
設計時間:1971年起
▲MAK公司的外置火炮FMBT/Kpz 3方案之一
上面提到的Kpz3和FMBT,其實是同一個跨國合作項目在不同國家的不同稱呼,目的是設計一臺適用于80年代的主戰坦克(因此也叫MBT-80),要求具備核生化三防能力,并且能夠在數量劣勢、丟失制空權的情況下保持戰力,符合那個年代“機動防御”作戰的要求。設計上著重提升坦克的生存性、持續作戰能力以及首發精度,并留有升級冗余,至少能在20年內保持先進。
▲它也是FMBT/Kpz 3(可能是MLC 30級別)
根據可以通過的路橋等級,FMBT項目主要有MLC30/40/50/60四個級別,后面的數字代表噸位。往下又可細分為全向/有限射界炮塔型、外置火炮型、固定戰斗室型。出于二戰的經驗,D系更看重機動和火力,偏好50噸級的固定戰斗室方案,最終在怪異的雙炮VT坦克上走了死路,而Y系則強調全面且均衡的作戰性能,因此將重心放到了60噸級的全向炮塔方案,并為后來大名鼎鼎的“挑戰者”系列坦克積累了經驗。
▲圖為VT1-1,裝備人工裝填的雙105mm線膛炮,
大家更熟悉的VT1-2則為雙120mm滑膛炮
(其實它依然屬于FMBT/Kpz 3范疇)
由于兩國對坦克定位的差異,FMBT也難逃像MBT-70般無疾而終的命運,但至少從游戲層面說,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或許日后會成為游戲中Y/D系高級戰車強有力的備選:
MLC 60的1號概念設計,以FV4211酋長為基礎改進而來,重約55噸,將火炮升級為110mm線膛炮(可參考1B概念車),同時利用省下來的重量加強防護,在喬巴姆裝甲加持下,首上和炮塔正面能夠在正向20-30度范圍內防御105mm炮APDS直擊,側裙板則能防御20磅炮。1125馬力的發動機賦予了它合格的機動性。
MLC 50的1-2號概念設計,重44-45噸,火力依然為110mm炮,但在重量限制下防護有所縮水,1號設計采用與豹2外形類似的炮塔,僅在首上敷設有喬巴姆;2號設計在炮塔正面也加裝了喬巴姆,車首則改為了避彈性能更好的箭簇型,但為了減小尺寸把駕駛員挪到了炮塔里,并兼任炮手,結果被證明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MLC 50炮塔型概念1(上)和概念2的側視圖(下)
MLC 50/60的無炮塔概念設計,兩者外形相似且均可加掛喬巴姆裝甲,MLC 50重47.8噸,正向能扛住105mm炮,而MLC 60重量上漲到了55噸,增加了一對負重輪,正面防護提升到了125mm炮級別,上面提到的“獵酋”正是它的概念驗證車。如果處于“裸奔”狀態時,正面就只有50mm均質鋼,側后則為30-40mm的鋁合金裝甲。
▲MLC 60(上)和MLC 50(下)
兩種無炮塔設計的對比
MLC 50的搖擺炮塔概念設計,從原理上說有些像炮塔埋在車體里的Kpz 07RH,火炮、彈藥和成員位于一個獨立俯仰的核心艙室中,位于油箱和發動機艙中間,既可以方便地運用重點防護,也能夠避免在戰斗室上開口,最大程度提升成員的生存性?;鹆蜋C動則與MLC 50的其它設計類似——110mm炮以及21hp左右的噸功率。
結語
不難看出,本期出現的幾臺戰車實際上就是處于不同階段的FMBT/Kpz 3。由于其中大多數設計都只停留在線圖或是木制模型階段,在裝甲、火力、機動等方面都留有較多選擇的空間,倘若有朝一日能夠在游戲中與各位見面,大家希望它們以什么樣的形態出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觀點!
關于坦克世界,交流,攻略的新聞
- (2022-07-24) 前線模式等級調整,1.17.1版本更新概覽
- (2022-07-24) 八金重坦全能王!M54變節者上架坦克世界商城
- (2022-07-24) 戰場指揮官:打老坑必須贏,那就來個讓三追五
- (2022-07-23) 重拳出擊!B系鐵頭沒有“黃金HE”依舊勇猛!
- (2022-07-23) 馬利進攻點位教學,在僵持局如何主動出擊求勝!
-
07-27燃情公測
-
07-26夏雨新荷
-
07-22天下內測
-
07-19昆侖之巔
-
07-15一步登仙
-
07-14帝首熠兮
-
07-12詭秘內測
-
07-09蓋世英雄
-
07-08夏日嘉年華
-
07-08夏院藏寶
-
07-07云錦天章
-
07-01新打金戰區
-
06-29混沌的魔靈
-
06-28山海內測
-
06-24清風蟬鳴
-
06-21修仙問道
-
06-18千軍萬馬
-
06-10逝水流年
-
06-10不刪檔測試
-
05-21吞噬1服
-
05-19先鋒2服
-
05-17創世之境
-
05-14攻防測試
-
05-13周年慶新服
-
04-29碧血沙場
-
04-29星辰大海
-
07-25微風資料片5.1
-
07-24魅力資料片5.2
-
07-23龍鳴資料片5.1
-
07-22誓約資料片5.1
-
07-21幻夢資料片5
-
07-20劍歌資料片5.4
-
07-20破云資料片5.4
-
07-19逍遙資料片5.2
-
07-18月光資料片5
-
07-17圣光資料片5.7
-
07-17風華資料片5
-
07-16豪氣資料片5
-
07-15爭霸資料片5.5
-
07-15圣劍資料片5.6
-
07-15烈火資料片5
-
07-14回旋資料片5
-
07-13暴走資料片5
-
07-12守望資料片4.8
-
07-12綻放資料片5
-
07-11翻滾資料片5.3
-
07-11神龍資料片5.5
-
07-10不羈資料片5
-
07-10逆襲資料片5.5
-
07-09冰雨資料片5
-
07-09絕代資料片5
-
07-08豪情資料片5.6